欢迎访问 博物馆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博物馆资讯 > 正文

文明交流互鉴的璀璨明珠

时间:2020-05-15   作者:   来源:  

  河西走廊最西侧的茫茫戈壁中,有一片绿洲,名曰敦煌。这里是连接东西方的“咽喉之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千百年来,东西商贾、南北僧众,“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造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书写了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敦煌故事”。

  

  “敦煌我一直是向往的。”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调研,首站就是敦煌莫高窟。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的高度,以敦煌文化为“典范”,就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强调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这篇重要讲话全文刊发于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

  B1.jpg

图为2018年6月23日拍摄的敦煌莫高窟 徐讯/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鲜明道出了敦煌何以来、何以美、何以重要的深厚底蕴,生动阐释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至理。

  

  公元前140多年,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开启了丝绸之路,这就是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作为丝绸之路的战略要冲,敦煌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正是经由敦煌,古代中国文明同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文明交融汇聚、创新发展。

  B2.jpg

张骞拜别皇帝,出使西域。图为敦煌莫高窟第323窟。来源:敦煌研究院

  

  

  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一千年间,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兴建,莫高窟、西千佛洞石窟、东千佛洞石窟、榆林窟等石窟群开凿,统称“敦煌石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敦煌文化,“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佛教文化于一身,历史底蕴雄浑厚重,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艺术形象美轮美奂”。敦煌文化灿烂的奥秘,就在于其彰显了不同文化的汇聚和交融。

  B3.jpg

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内有弥勒佛坐像一尊,高33米。来源:中国甘肃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回顾历史,只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具有开放包容胸怀的民族,才会容纳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汇。”丝绸、瓷器、漆器、铁器等“中国造”传向西方,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等进入中国;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走向世界;佛教在中国发扬光大,又在东南亚弦歌不辍;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又深受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推崇……正是由于不同文明之间相互激荡、和谐共生,才融汇成美美与共、生机勃勃的万千气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博物馆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