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讲堂第一季第三期在上海博物馆举行
时间:2020-07-16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博物馆
以“江南的对外贸易”为主题的江南文化讲堂第一季第三期7月10日晚在上海博物馆成功举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戴鞍钢和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陈洁分别以“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江南的对外贸易回眸”和“拼合的版图:陶瓷所见江南对外贸易”为题,发表精彩演讲。
戴鞍钢从青龙港与青龙镇说起,直至上海跃居贸易首港、成为近代江南对外贸易首邑。他认为,江南的对外贸易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和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进入近代之后,西方的工业品和中国的农副产品形成了对流,中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大格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江南地区也发生了一系列社会变迁,城乡市场交通贸易金融活跃,开放诚信创新包容意识增强。最后引用了习近平同志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欢迎晚宴上的讲话:“近代以来,上海就有‘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美誉,引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阐明了江南的对外贸易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陈洁从陶瓷入手,拼合往昔的江南贸易盛景。她认为,陶瓷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对外贸易物品之一,通过辨识陶瓷的产地与年代,结合出土与留存地点,可以追索其流动轨迹,根据分布范围与数量,又可以探究其流通范围及输出规模,弥补文献的缺失或不足。贸易陶瓷研究与考古已成为探索古代交流与贸易、海上及陆上丝绸之路发展最重要的路径之一。随后她从汇通四方的唐代江南贸易枢纽,直至器行天下的宋元江南物产输出,追索陶瓷流通轨迹,复原古代贸易网络,解析贸易规模与版图。
“江南文化讲堂”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出的公益性文化品牌项目。讲堂将聚焦江南文化主题,聚合海内外特别是长三角区域江南文化研究力量和知名社科、文博专家学者,以“史”为脉,讲授江南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内容,集中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积极传播江南文化创新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关注江南文化的浓厚氛围,努力服务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同时,让广大市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江南文化,走进江南文化,弘扬江南文化,共同参与“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最新信息
- 2020-07-16江南文化讲堂第一季第三期在上海博...
- 2020-07-16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宜宾市博物院...
- 2020-07-16火红七月 舟山博物馆迎来党建活动...
- 2020-07-16敦煌莫高窟自将于明日恢复开放
- 2020-07-16天博电台——穿越3000年的月食...
- 2020-07-16浙江自然博物院召开《浙江自然博物...
- 2020-07-16四川省“十佳博物馆讲解员”评选推...
- 2020-07-16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2020年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