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湖南省博物馆就“国韵湘音”云上音乐会内容和省歌舞剧院座谈交流
时间:2020-05-15 作者: 来源:
5月7日,段晓明馆长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拟于5月25日在我馆举办的“国韵湘音•2020长沙银行庆典暨云上音乐会”相关事宜和省歌舞剧院杨霞院长一行进行了座谈、交流。
5月8日,按晓明馆长、杨霞院长的部署,湖南省歌舞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奏员张音悦女士携该院艺术创作部、策划部编导团队编导危惋、导演王任等就“国韵湘音·2020长沙银行庆典暨云上音乐会”内容和我馆专家进行座谈交流。副馆长、研究馆员袁建平率研究馆员刘亮、邓昭辉、王树金,副研究馆员吴小燕、陈华丽,馆员王卉参与了座谈。
省歌项目策划团队首先向我馆专家阐述了本次音乐会的主题缘起、策划思路和内容篇章。国宝与国乐,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蕴含着地域文明的智慧和韵调。音乐会拟以国宝与乐器对话的形式,并借视频、投影等声、光、电手段,将民族文化、地域特色、家国情怀穿插交织,意图向观众传递中国文化的温润典雅、源远流长。
我馆专家团队在听取项目介绍后,爬梳了湖南音乐文物类型,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湖南馆藏音乐文物谱系完整,从商周时期延续至明清,都有与之对应的音乐文物;品类齐全,有吹奏、打击、弹拨等类别;具有代表性的,如湖南宁乡出土的国宝级文物商代象纹铜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现存最早竹笛、明末清初思想家王船山先生珍藏唐“独幽琴”等,且已有成系统的研究问世,印证了湖南音乐文物资源的丰富性。
“如何创造性的利用好湖南省博物馆馆藏丰富的音乐文物资源,拓展传统陈列空间,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研究的课题”,副馆长袁建平如是说,此种博物馆+舞台的实践,用展演有机结合的方式,促使了文物舞台化的呈现,营造了立体的动态空间,并将以此为契机,使古代音乐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最新信息
- 2020-05-152020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
- 2020-05-15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图片展”全国...
- 2020-05-15【新闻】致敬最美逆行者 ——中共...
- 2020-05-15《故宫博物院(二)》特种邮票发行
- 2020-05-15《中国博物馆》获评最受欢迎期刊
- 2020-05-15【新闻】湖南省博物馆召开2019...
- 2020-05-15【新闻】省人大调研组一行 就《湖...
- 2020-05-15【新闻】闭馆不停学,业务提升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