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博物馆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博物馆典藏 > 正文

网络经济催生钱币市场新热点

时间:2020-05-15   作者:   来源:  

    如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离不开网络社交媒体,网络直播快速进入人们视野。目前,抖音、快手直播带货成为继微博、微信媒体媒介交易形式后,又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自媒体交易也带动了钱币市场,近两年,沉寂的钱币市场出现了一波新热潮。

    新销售渠道优势何在

    近期,一篇名为“义乌网红小哥网上直播卖古钱币每次销售额达30多万元”的新闻引人关注,文中介绍了4名“90后”合伙人通过网上直播形式卖古钱币,开播两个月,单次销售额有时高达30多万元,一个月基本赶上过去一年的销量,在业内轰动一时。

    在快手APP上,有一个推荐功能,会把相关视频推荐给感兴趣的人。他们就是利用这个商机,拍一些有关古钱币的小知识或者是大众很难见到的高端币的视频,花了半年时间在网上预热,慢慢积累了不少人气。他们直播的方式其实很简单:把钱币放到镜头前详细介绍,有看中买家直接在下面留言就可以,再和微信客服联系转账。跟着他们玩古钱币收藏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与传统钱币交易方式相比,直播带来的不仅是购物的乐趣,更是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直播过程中,除了一口价外,有时也会用竞价方式,更受欢迎。网络直播,看似只要在镜头前讲讲,其实并不简单。每次要从晚上8点直播到凌晨1点多,要一直不停地说。一周固定播三四次,粉丝数激增,每次直播数十件“宝贝”,成交率较高,整月算下来流水可观。

    直播这种售卖方式,既能买东西又能长知识,降低了客户购买古钱币上当受骗的概率,很多观众喜闻乐见。此外,他们还可以在网上比价,让曾经难以看到价格底线的古钱币,变得“透明”起来。目前快手、抖音、淘宝APP都可以直播;微信、微博传播影响面也在不断扩大。同时,除了微信、微博是实名认证,其他方式直播前也需要注册和实名认证,直播时还会露脸,观众相对会比较信任;直播可以360度展示商品,还能与买家实时交流互动,解答疑问,是更为直观的交易方式,而实体店经营,顾客数量有限。有人的地方才有市场,网络替代实体经营成为新渠道,具有明显优势。

    线上交易助推行业热点

    近年来,钱币市场除了高端稀有品种古钱币和部分热炒纪念钞、币外,交易热点围绕清代“五帝钱”(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展开了一波持续热潮。配置好的“五帝钱”价格从2013年均价150元/套至2017年350元左右/套,到现在500—600元/套,交易活跃、成交率高。2019年第四季度,钱币市场突然出现很多收购宋代钱币的商户和客户。短短两个多月,宋代钱币价格飙升,更有不少人购买储存、居货待涨,让不少老收藏家和传统收购大商户始料不及,价格飙升速度出乎意料。

    

    图为清代“五帝钱”

    在钱币市场,传统藏家和商家对宋代钱币的收购和交易热情不高。一是因为宋代钱币出土窖藏居多、量大,价格上不去,一般收藏者不愿意压资金。出土窖藏不一定是墓葬出土,还有不少是群众翻修房子、挖地基,或者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挖掘发现。多年来,这些钱币流入市场以均价30元—50元/斤、或80元/斤成交,即使品种较多、品相较好的宋钱,交易也只在100元—120元/斤之间。二是因为炒作成本高、难以运作,市场中大商户也不愿意。

    但自2019年四季度始,宋钱价格不断攀升,交易量持续翻倍,让不少传统收藏者始料未及。究其原因,竟是自媒体直播带货带动起来的一波意外行情。不少老藏家、商户刚开始不屑一顾,认为是短期炒作,但价格一路飙升,目前已经达到近600元/斤,且上涨势头不减,打破了传统观念下的市场收藏热点和行业交易品种走势。

    自媒体网络热销让很多人开始接触到钱币收藏,吸引了不少刚入门收藏者参与,体验收藏乐趣,带动了整个市场。最普通的“袁大头”,原先是880元左右,现在已上升到近1000元。

    2018年,中央网信办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网络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支持网信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对电商企业、第三方交易平台企业、电商服务企业均进行大力支持。目前,金融机构对利用网络线上直播经营或者线下经营均持支持态度,助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

    一些钱币收藏爱好者看好手中收藏品种后期盈利,用自有钱币抵押贷款,用于直播卖货资金流转,带动了钱币市场经营模式转变。不少钱币藏家表示,未来会以公司方式运营,让直播经济在钱币市场中增值盈利,创造更大价值。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博物馆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