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博物馆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博物馆典藏 > 正文

说说金圆券

时间:2020-05-15   作者:   来源:  

    金圆券是国民党为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而发行的一种纸币。

    

    民国金融券(1)

    在国民党历史上,曾经有两次货币制度改革。一次是1935年的“法币”改革,一次是1948年的金圆券改革。虽然都是国民党政府为了维护统治所进行的,但是两者区别很大。前者是国民政府在1935年宣布白银国有后发行的纸币,客观上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起到统一货币、发展经济的作用,对推动历史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后者则完全相反,是国民政府在法币体系崩溃后,于1948年发行的纸币,是国民党统治崩盘的先声,阻碍了历史发展。

    

    民国金融券(2)

    1948年,蒋介石令国民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决定发行金圆券,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1948年8月,蒋介石秘密召集紧急会议,讨论金圆券的发行问题。与会大多数委员表示,如果没有实体经济或硬通货作为基础支撑,只是在票面上改革,根本无法解决财政危机。财政部长王云五则认为,财政已经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进行币制改革刻不容缓,发行金圆券是当务之急。蒋介石给与肯定:“目前财政困难,王部长已作了报告,这次改革币制,已同外国朋友商量好了。”并示意大家赞成这项决定。

    金圆券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金圆券取代法币。法币必须在当年11月20日前兑换成金圆券,按1元金圆券折合300万元法币兑换。禁止黄金、白银和外币的流通、买卖或持有,所有个人和法人拥有的黄金、白银和外币,应当于9月30日前兑换为金圆券,违者一律没收并严惩。严格控制物价,以当年8月19日价格为准,不得议价。实施仓库检查并登记,从严处理囤货者。

    金圆券发行以后,没有任何支撑,一路狂贬。不久,一捆金圆券换不回相同重量的大米,上海等地不少商家干脆拒收这种没有任何信用的纸币,经济秩序一片混乱。

    1949年6月,国民政府宣布停止金圆券,“以银元一元折合金圆券5亿元的比率回收”。几经周折,算是回到了“银本位”。至此,金圆券成了废纸,导致许多富裕家庭倾家荡产,财产付诸东流。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博物馆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