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博物馆资讯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特展展览 > 正文

【广东抗疫】众志成城:致敬抗击疫情的每一个人

时间:2020-05-15   作者:   来源:  

    自2月22日广东省博物馆发布“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展品征集公告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目前已收集到来自医院及援鄂医护人员、企业、媒体、文艺工作者以及普通个人的各类视频资料几十G、图片数千张,并已陆续收到各类抗疫见证物近百件。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社会各界为抗疫做出的努力。一致抗疫的决心,让全体中国人在今春显得平凡而伟大。英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我们每一个人。

    出征上“战场”

    “我明天要去驰援武汉,你帮我把行李收拾好吧。”新婚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ICU护士许雅君对丈夫说道。一句平常的话语,在今春却显得尤为沉重,原本她和丈夫准备二月底开始蜜月之旅,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们的“甜蜜计划”。隔天一早,许雅君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三批医疗队奔赴武汉,主要负责救治危重症患者。在武汉奋战60天后,她已平安回到广州,与家人团聚。

  

    “白衣卫士”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士许雅君提供

    疫情期间,广东省内共派出20余批次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在这个特殊时期逆行支援,需要莫大的勇气。曾于“非典时期”奉命前往北京小汤山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在17年后,再次“请战”前往湖北。

  

    “南方医院请战书” 南方医院提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张静,驰援后回到广州,依然对穿着防护服的细节历历在目。穿戴上各种防护装备后,为了辨认对方是谁,他们在防护服上写下自己的姓名,成为每日进入病室前必须完成的固定动作。

  

    广东第一批援鄂中医医疗队签名防护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张静捐赠

    广东援鄂的医护们努力守护新冠肺炎患者的健康,不少患者看在眼里,感激在心,在病房内手写感谢信,虽然纸张残破,但情真意切,让医护们热泪盈眶。还有来自武汉的新冠肺炎康复者刘强和肖芬芳,本想买一面锦旗感谢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的陈垚医师,却不料因为疫情导致连锦旗也买不到。他们只能自己找来纸笔,用胶水粘贴,制成独一无二的“手制锦旗”送到医院,以表感激之情。

  

    广东省中医二院急诊科副主任陈垚捐赠

    企业肩负重任

    除了有医疗保障这一道“健康防卫线”外,不少国企也肩负起社会重任,临时转产医疗用品,为广大市民提供医疗物资。在保障自身产业有序复工的基础上,广汽集团技术人员奔赴东莞,学习口罩机器制造技术。仅用一天时间完成学习后赶回广州厂房,在两天内就设计制成自动口罩机,实现了口罩制作的机械化生产。

  

    口罩机投入使用 广汽集团供图

  

  

    广汽部件口罩设备攻关临时党支部牌匾 广汽集团捐赠

    另外,广药集团提出“不提价、不停工;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公益为上”的“两不两保”承诺,复工生产的200多万片磷酸氯喹片纳入诊疗,还开发中药汤剂、茶饮、香囊等防疫产品,承担口罩线下销售及“穗康”口罩预约购买服务......香雪制药公司则春节假期无休,产量翻10倍;研制疫情防控特配凉茶“粤抗1号”,为复工复产保驾护航;紧急转产防护服、护目镜......可以说,广东省内医疗物资供应逐渐恢复秩序的背后,离不开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的默默付出。

  

    磷酸氯喹片 广药集团捐赠

  

  

    中药香囊 广药集团神农草堂捐赠

    “认证不认人”

    为了避免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小区,一张张临时出入证被仓促赶制出来。若要出门必须随身携带,否则平日笑容可掬的保安可能会铁面无私地把你拒之门外。“认证不认人”,看似呆板,却是特殊时期社区安全的有力保障。普通居民的积极配合,也是对抗疫做出了贡献。

  

    疫情期间小区临时出入证

    文艺界齐助力

    国内齐心抗疫期间,文艺界人士满怀激情,直抒胸臆,为武汉加油打气。

    广州美术学院(原中南美术专科学校)诞生于1953年的武汉,广美梁世雄教授正是首届毕业生。在这次疫情爆发期间,已经87岁高龄的他写下力透纸背的“英雄城市”四个大字,抒发对武汉的真切感情。广美蔡克振教授也曾于1954年跟随全校师生参与武汉防汛救灾工作,他还记得当年学校为配合防汛工作制作的一系列美术宣传品,在当时所起到的鼓舞作用。深受影响的他再次完成“心力铸长剑,武汉斩疫魔”、“心系江汉,情满南山”等书法作品,他说:“用艺术作品为武汉加油鼓劲,要严肃认真地去创作,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欢迎,才能真正起作用。”

  

    《英雄城市》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梁世雄捐赠

  

  

    《心系江汉,情满南山》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蔡克振捐赠

    广东画院副院长冯少协精心创作了油画作品《中国共产党党员——钟南山》及《同心协力》,向钟南山及医护人员致敬。巨幅作品《中国共产党党员——钟南山》一亮相,就因其厚重感和强大的感染力,备受美术界好评,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专门撰文予以高度评价,赞其“在情感诠释上更具有了直击观众灵魂的力量”。《同心协力》是他被一群年轻的医护人员高举拳头表达信心、决心的视频深深打动而创作的,作品特意选用翠绿色来强化画面的青春气息,而且在笔触上,处理得更为灵动,更有活力。目前,冯院长已经将《同心协力》捐赠给粤博收藏,并同意《中国共产党党员——钟南山》借展粤博抗疫展。

  

    《中国共产党党员——钟南山》 冯少协提供

  

  

   《同心协力》 冯少协捐赠

    极具广东特色的广彩展品,这次也征集不少。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技艺传承人翟惠玲、周承杰师徒创作的《咬紧牙关,冲锋向前》,描绘了一位多日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女战士,在打完预防针后继续奔赴前线的感人画面。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许恩福及女儿许珺茹创作的《团结一心》,是二人于疫情爆发阶段滞留天津期间,有感而发所创作。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代表性传承人赵艺明及太太冯瑞华创作的《最美逆行者》,则很有特色地衬托以广彩传统花鸟,外围边饰拖手回纹,寓意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另外,广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文敏及其弟子、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谭广辉、广州市广彩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舒智敏等各位广彩大师都有亲力亲为创作精品。

  

    《咬紧牙关,冲锋向前》 翟惠玲、周承杰捐赠

  

  

    《团结一心》 许恩福、许珺茹捐赠

  

  

    《最美逆行者》 赵艺明、冯瑞华捐赠

  

  

    《英雄本色》 陈文敏捐赠

  

  

    《暂别》 谭广辉捐赠

    还有许多文艺界人士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对疫情的关注,并将作品捐赠或借展,其中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创作的雕塑《山高人为峰》、小林漫画《武汉一定赢》纪念册、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李晓白的国画《加油》、广州市美协副主席孔繁乐的《钟南山》和《李兰娟》印章、市文联和市音协联合推出的抗疫优秀歌曲集《红手印》唱片、“胪溪壁画”省级非遗传承人吴义廷的国画《钟馗斩病毒》等等,这些作品、行动,表达了艺术家们对抗疫者的崇敬之情,是艺术家参与战疫的一种方式。

  

    《山高人为峰》 许鸿飞捐赠

  

  

    《加油》 李晓白捐赠

  

  

    《武汉一定赢》纪念册(钟南山院士题词) 林帝浣提供

    一件件物证承载了特殊时期的深刻记忆,

    记录了广东人“共克时艰”的点点滴滴。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生活仍将继续,温暖一直随行。

    *限于篇幅,文中未能列举全部捐献团体与个人,在此一并致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博物馆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